浙江三道律师事务所第四期业务研讨会
企业应收账款法律风险控制系统专题
——主讲人:杨力佳律师
背景:数据显示,目前我国企业应收账款总量大约有5.5万亿元人民币,占企业总资产的30%左右,而大多数中小企业资产价值的60%以上是应收账款。因此,针对企业应收账款管理上可能存在的种种风险,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建立应收账款的风险防范机制,从源头上化解应收账款风险已是刻不容缓。
一、 概念解读
1、定义:应收账款(Receivables)指企业因销售商品、材料、提供劳务等,应向购货单位收取的款项,以及代垫运杂费和承兑到期而未能收到款的商业承兑汇票。应收账款是伴随企业的销售行为发生而形成的一项债权。
2、作用:1、增加销售;2、减少存货
3、产生原因:1、市场竞争过于激烈;2、企业自身管理漏洞;
二、 应收账款法律风险防控系统
A、 低风险型应收账款形成机制
1、 合同订立阶段的风险预控
(1)质量标准条款:作为销售方,在签署合同中一定要根据我方的产品质量情况明确约定质量标准,并约定质量异议提出的期限。同时应认真审查合同中约定的标准和客户的需求是否一致。
(2)交付条款:
(3)付款条款:
(4)违约责任条款:
(5)争议解决条款:
(6)律师费、调查费特别约定条款:
2、合同履行阶段的风险控制
(1)严格执行交付条款:
(2)严格执行质量标准条款,即验收条款:
B、跟踪型应收账款管理机制
1、 定期财务对账,及时调整与客户在销售单据、金额的误差。
(1)、产品结构品种、规格较多的;
(2)、产品的回款期限不同,或因经营条件的不同而同种产品回款期限不同;
(3)、产品出现平调、退货、换货时;
(4)、客户不能够按照每笔订单或(每笔销售单据或每次提供的发票)进行回款;
另外,要主动拒绝用货款垫支其它款项(客户返利、破损产品货款、广告款、销售推广费用等);造成双方财务核对时出现差距,随着时间的增长,造成呆、死账,影响催收。
2、制定合理的激励政策
3、控制发货以减少应收账款
4、公司应定期对客户信用进行评价,按照评价结果确认哪些客户可以给予商业信用,哪些不能,以控制应收账款风险。
(1)、应通过各种渠道详尽了解客户的主体资质、企业发展状况、对客户的商业信誉、偿债能力、财务实力和财务状况以及企业负责人的社会背景及相关等信息,同时在合同的履行过程之中,随时收集对方主体资格变更、财务状况变化等情况,视其履约能力及时对销售政策作出相应的调整。
(2)、可以对客户信用实行量化,根据量化指标评价客户信用,预防风险。
若我们处于合同相对方的强势地位,公司可以要求对方提供相应的财务指标,以核算其信用指标,但此项实际操作中还是有困难的,由于涉及商业秘密,一般企业均不愿意提供。
(3)、针对客户进行信用等级分类管理,并以此控制产品销售量及回收时间。
5、密切注意客户的异常情况变化,以便及时采取相应救济措施。
C、 实效型应收账款催收机制
1、提供完备的资料及准时提供发票(提供发票需由对方人员签收),促使客户及时付款。
2、完善客户跟进制度:客户接触率与成功回收率是成正比的,越早与客户接触,与客户开诚布公的沟通,被拖欠的机会越低。
3、建立公司在客户中的形象,让客户知悉,我们对所有欠款都是非常严肃的,是不能够容忍被拖欠的。
4、采取螺旋式催收方法,促使客户愿意偿还货款和施加适当压力。
5、实行资金融通,加速应收账款的变现
公司为尽早回笼资金,可以将未到期的应收账款向银行或其他融资公司抵借或出售。
(1)应收账款的抵借。
(2)应收账款让售
6、应收账款诉讼时效风险控制
(1)发现自己的权利即将超过诉讼时效,如果对方有偿还能力,应立即起诉(有仲裁协议的应申请仲裁)。
(2)如因种种原因不想立即起诉,则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3)如果应收帐款已经超过诉讼时效,应当尽快弥补,减少损失,具体可采取以下方式:
c、仅仅要求对方承诺尽快还款,而没有要求对方承诺具体哪天之前还款,这样既减轻了对方压力又降低了对方的警惕性,还能中断诉讼时效,实践中效果很好。
注:以上讲义仅是部份内容,若有需要可向本所秘书处索取讲义或PPT。
来源:浙江三道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