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毒胶囊涉及的法律问题
时间:2012/06/21来源:浙江三道律师事务所浏览:1125次


内容提要:毒胶囊事件发生以后,引起了很大的社会舆论,同时也使得很多潜在的社会问题浮出水面,值得我们去深刻的探讨,本文从法律角度,针对毒胶囊事件中所涉及的法律问题,进行简要的评析。

关键字:毒胶囊;法律责任;法制监管

法律分析:

杭州律师信息网律师认为:毒胶囊事件造成的恶劣的社会影响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那么此刻我们应当首先找出产生该事件的根源,也就是说明确责任到底由谁来承担。第一,药品生产商难推其责。生产企业没有经过严格的药品检验就用于药品生产,严重违反了《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导致生产劣药,并且,对其购进的药用原辅料、包装材料没有尽到检验的职责,属于违法违规生产,应依法予以处罚;涉嫌犯罪的,也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二,工业明胶生产企业也要承担一定责任。明胶生产企业明知道自己所生产工业明胶要为药用胶囊生产商所用,仍为其提供,实属明知故犯的行为;第三,药用胶囊生产企业严重违规。企业购买生产的原材料应当符合国家法律的相关规定,药用胶囊生产应当符合药用明胶标准,并且要经过合法的检验合格之后才能出厂,药用胶囊生产企业明知用工业明胶生产胶囊,还销售给药品生产企业,这种行为是极为严重的违反《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第9条、第12条相关规定,应当从严追求其法律责任,涉嫌犯罪的,也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目前,大多数社会公众都把此次毒胶囊事件的矛头指向了上述三个责任主体,但是,我们应该注意到另一个方面,不能单单只抓住几个生产企业的小辫子不放,生产企业是为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铤而走险,但如果我们法制的监管力度足够强大的话,这些问题也许也不会像今天这样让大家唏嘘不及了。每次食品药品安全事件大多都经过媒体曝光、监管部门追责、舆论声讨、公益诉讼寻求突破、产品召回、处理几个责任人后,最终不了了之,新的安全问题仍层出不穷,最近我们又有蜜饯事件“大驾光临”等等。在企业社会责任、诚信尽失,商业道德严重缺乏的当下,如果再靠行业自律、企业自律来进行对辅料的质量监管真的是痴人说梦,监管流于形式,这样更加容易造成监管真空,从而带来责任认定模糊、相互推责等问题。

毒胶囊事件不仅仅使得多家企业名誉扫地,同样也对相关行业造成了一定的行业危机,这一切都在提醒着,企业一定要坚守企业社会责任、重视与重要的利益相关者沟通与交流,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遵守法律法规的约束,才能长久发展,获得长远效益。同时,食品、药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不是一两个公共事件曝光就能彻底根治的,问题的根源在于法治观念和法治体系仍待健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