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于2021年12月24日审议通过了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决定,新修订的《民事诉讼法》于2022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
《民事诉讼法》的修改对律师的工作产生了新的影响,为了掌握新的民事诉讼法的相关内容,2022年7月7日,三道所徐凤红律师带来三道讲坛第114期《第四次民诉法修正案解读》专题分享。
徐律师从民事诉讼法的立法背景出发,讲述了民诉法“从无到有,从粗到细”的发展历程。
之后,徐律师着重讲解了民诉法第四次修订的历程。从2019年12月28日全国人大授权决定开始,开展民事诉讼程序繁简分流改革试点工作,历时2年,最终迎来了第四次民诉法修正案。
此次繁简分流改革试点工作的主要目的在于进一步优化司法资源配置,深化民事诉讼制度改革,提升司法效能,促进司法公正。其方案的主要内容包括如下五个部分:
1、优化司法确认程序;
2、完善小额诉讼程序;
3、完善简易程序规则;
4、扩大独任制适用范围;
5、健全电子诉讼规则。
在新的政策指导下,一年来,各试点法院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办案效率大幅提升,为推动民诉法修订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本次民诉法修正案新增7个条文,修改调整26个条文,共计33个条文,其中12处修改是为与民法典相关规定表述衔接一致,另外均与民事诉讼程序繁简分流改革试点相关,属于针对试点工作所作的专项修改。
徐律师为所内律师逐一解读了修改的条文,并进行新旧法对比,本次新法修订主要包括如下几个要点:
1、新增在线诉讼原则。
2、扩大独任制适用范围,将审判组织与审判程序解绑。
3、新增独任制负面清单。
4、独任制向合议制转换,保障当事人异议权。
5、公告期缩短为30天。
6、简易程序审限缩短。
7、调整适用小额诉讼程序案件的条件和标的额。
8、符合条件的知识产权纠纷可以适用小额诉讼程序。
9、完善小额诉讼程序开庭与宣判规定。
10、小额诉讼程序审限调整为2+1个月。
11、小额诉讼程序的转换及当事人异议权。
12、优化司法确认程序。
分享结束后,与会律师就民诉法修正案中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激烈的讨论,通过交流,更为深入地掌握民诉法修正后的相关知识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