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教你如何应对物业服务合同纠纷
时间:2023/04/06来源:浙江三道律师事务所浏览:128次



2023年3月23日,三道讲坛第137期学习活动如期进行,本期由浙江三道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秦伟立律师主讲《浅析物业管理法律体系》。秦律师首先介绍了我国的物业管理法律体系框架,为大家梳理了物业管理法律体系。



物业服务和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针对近年来物业纠纷案件高发的形势,国家高度重视相关法律主体的权益保障,为此《民法典》在编纂时新增了物业服务合同这一类典型合同。

物业服务合同纠纷案件是律师在执业过程中常见的一类案件,为提升大家对于物业管理法律知识的储备,秦律师例举业主公决事项和表决程序、维修基金的归属和处分、业主对应急处置措施配合义务、前期物业服务合同法定终止条件、业主支付物业费义务、物业服务合同的解除、续订、移交、衔接等六大重点法律问题,结合《民法典》以及《物业管理条例》中的相关条文,深度解析了业主和物业服务人的权利义务。





杭州市物业管理条例

杭州作为城市治理和数字建设的先进城市,在物业管理立法上有多项创新性举措,2022年3月1日起施行的《杭州市物业管理条例》更是亮点纷呈。随后,秦律师为大家总结归纳了该条例的五大亮点:

亮点一:物业管理纳入基层治理

一方面,在总则中明确规定本市物业管理活动纳入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另一方面,充分落实街道(乡镇)、社区对物业管理活动尤其是业主大会、业委会的指导监督职能,推动物业管理工作从行业管理向社会治理转变,真正融入基层治理格局。

亮点二:完善规范业主组织

秦律师结合法条,逐一讲解物业管理委员会的成立条件、组成、任期等问题,填补了一些实际情形中的业主自我管理空白,引发在座律师的积极讨论。

此外,秦律师也对业主委员会成员、候补成员内容做了补充介绍,讲解其任职条件。候选人由物业管理委员会审查,街道(乡镇)指导,做好业主委员会的人选把关,提高业主委员会成员的素质水平和履职能力,促进业主的良好自我管理。

亮点三:强调信息公开,保障业主知情权

首先,条例在总则中明确了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建设单位以及街道(乡镇)、社区有向业主公开信息义务的基本履行要求。

其次,在多个具体条款中专门规定了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委员会、物业服务人、建设单位的信息公开内容、信息公开形式等具体要求,并与物业管理信息网络系统的使用紧密结合,切实保障业主的知情权、监督权。

亮点四:数字赋能

条例在总则中规定,要充分发挥公共数据平台的作用,提升物业管理质量和服务水平。通过大力推动新兴网络技术的运用,提高物业管理活动的透明度,提高业主决策效率,适应数字化改革的发展方向。

亮点五:注重个人信息保护

条例规定应当依法保护业主、非业主使用人的隐私和个人信息,且物业不得强制要求业主、非业主使用人脸、指纹等生物信息方式进入物业管理区域或者使用共有部分,或是泄露业主及非业主的个人信息。




此次学习让本所律师对物业管理法律相关内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以后处理相关个案也起到了很大的参考作用。


本文供稿:品宣部

责任编辑:顾浩东